认识你自己

最近b站涨粉很快,在涨粉后一些所见所闻所感,让我想起了几年前、貌似感受到的的一些东西。


认识你自己。

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,再一次放在我面前。想起来高三时,亲戚家长告诉我:你一定要学临床医学,前途无量。后来我没有去学临床医学,原因很简单,我并不喜欢。我花了一年时间去思考:我想做什么?要做什么?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?如何去做?

回归到哔哩哔哩上,粉丝朋友们有着各种建议、留言,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声音。不禁让我联想起高三时,说到底,能成为你自己的,只有你自己。外界的任何东西、终究不能替代你自己生活。那一串问题:想做什么?要做什么?要成为什么样的人?如何去做?终归是靠自己去解决。

身边人很习惯的一点,压迫自己、质疑自己、迎合别人。当初高三时,我会想:我要是不学医,会不会让家里人失望、让其他人不高兴?两年前的影子再次出现,我要是忙的时候,网站不更新、QQ机器人不维护、哔哩哔哩不更新会怎么办?过去的经历早已给了我很好的答案:人终究是为了自己想活的样子而活,不是为了他人“想要你成为的样子”去活着。


然而太多的人,不能很好认识自己,而是通过他人的评价、他人的标准去评价自己。
有一则寓言故事,叫“小马过河”,小马要过河时,老牛觉得河浅、蚂蚁觉得河深,最后小马亲自试了试才知道河水深浅。
还有一则故事叫“盲人摸象”:大象是墙壁、大象是竹子、你们都是错的;还有一篇小学课文叫“画杨桃”,你画的五角星根本不对,你是错的;还有一篇课文叫“两个铁球同时落下”。
这些故事,都有一个共同点,人总是以外界、他人的标准去看自己。亚里士多德说,轻的铁球落得更慢,大家都非常信服,但没有人做过实验;延伸到现实,老师、前辈说考研薪资高、前途光明,同学们都很信服,但没有人是从未来穿越过来的,他们也不知道。
在一些传统观念中,“认识自己”却被歪曲了,很多人没有勇气去认识自己。认识自己,是骄傲自大、不听人劝;认识自己,是未经世事、乌托邦主义;习惯被批评、习惯被打压,不敢做自己。当下越来越觉得,古代力排众议、舌战群儒的人是多么伟大,可嘉的不仅是其智慧,更是其勇气。